來源:辦公室日期:2025-04-03
近日,甘肅省自然資源廳首次組織開展了利用實景三維對建設項目預審與選址踏勘論證工作。傳統的項目預審與選址踏勘論證工作,多采用“步行?。〉匦螆D?。∮跋駡D?。‖F場照片”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耗費時間長,還存在視角死角多、難以全面掌握詳實情況以及資料整理繁瑣等諸多問題。在本次建設項目預審與選址踏勘論證過程中,專家團隊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基于實景三維模型,對G0611 張掖至汶川高速公路青海省扁都口至門源段建設項目和G569一級公路肅南段建設項目進行了分析與論證,通過利用實景三維模型自由切換視角,對項目方案區域地質災害隱患點、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線、礦產地區域范圍、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等資源狀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論證,對項目預審與選址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了科學評估。
在本次建設項目預審與選址踏勘論證過程中,技術人員提前利用無人機進行低空攝影,獲取項目區域的高分辨率影像數據,同時結合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對重點區域和關鍵地物進行了詳細的數據采集,并通過內業處理,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和建模,構建出了項目區域的實景三維模型。該模型不僅精確表達了地形、地貌、地物等的空間位置、范圍、布局和屬性,還直觀反映項目區域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資源狀況,做到了“所見即所得”,解決了以往項目選址時“紙上會商不直觀,項目策劃周期長”等問題,實現了項目用地實時分析、現場會商、快速調整、輔助決策,大大提高了項目規劃的科學性與精準性。同時,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項目業主單位以實景三維服務項目科學合理選址,既能引導項目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又能提前介入幫助項目建設單位降本增效,實現部門協同、多方共贏。